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信息化是绿色建造一大突破点
网络信息化能否“主内”我国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信息化 >> 正文
论建筑企业信息化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22 12:40:05

  在国际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国际上一些知名建筑企业,为了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除了积极联合重组外,还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努力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这一创新点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国家、政府和许多企业对信息化十分重视,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研究、开发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实际应用状况却不是很好,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认识问题

  现在企业在推行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认识问题是:

  1、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企业变革的系统工程企业没有认识到推行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是改造企业的过程,是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是企业的一场变革。

  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改制或重组服务的。企业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企业推行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改制和重组,理顺企业的业务和组织,最终目标是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否则企业信息化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成功的企业变革,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在信息化的大潮中,软件开发商、信息系统集成商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概念,如,组件技术,流程驱动技术、工作流引擎、业务流程管理技术、模块式系统集成技术、业务插件技术、数据仓库、精确管理、供需链管理、企业动态管理等等。好像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企业无须进行任何变革,就能做好企业信息化。有的甚至还相信利用这些技术就可以改变企业、管理好企业。由此也使得很多人认为,企业信息化只需要搞信息技术的人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在这种潮流之下,也使得一些企业在启动企业信息化时,不是从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做起,而是首先从设计企业信息化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指标开始,认为只要达到了这些技术指标就做好了企业信息化。作为软件开发商、信息系统集成商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这样做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主管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或企业主管应该清醒,应该认识到任何不加改造的企业,要想取得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只是一种奢望,任何计算机技术代替不了企业自身的变革和改造。企业的变革、梳理并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再则,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看,按现在的信息技术水平或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也不可能做到按照企业的要求,随心所欲地、即时地拼装出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使拼装出来了,对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变革的企业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企业信息化必须建立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良好的企业运营体系之上。在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为依托的企业运营体系上所进行的企业信息化,是没有发展潜力的。也就是说,若我们脱离企业的运营体系、企业的管理模式去设计企业的业务系统,无论把业务系统设计得如何的先进,功能设计得如何的完备,这样的系统不可能对企业有任何的帮助,不可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除非企业要按照这套业务系统的管理思想来改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重新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如,许多企业在业务管理上引进了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但在企业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企图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不会取得效果的。

  2、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许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存在偏见,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在高档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上,配上高档的应用软件就是企业信息化了。而不愿花时间和费用从梳理企业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开始。如果企业信息化不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企业管理和业务工作又没有标准(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组织责任、资源编码)和必须的企业文化(如公开、公平、民主、透明管理,以及养成按程序、规章制度工作的习惯等),即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因此,现在,一些“高级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硬件所能发挥的作用基本只能是通讯功能,软件所能发挥的作用只能是对外“表演”。企业内部依然相对封闭,许多信息依然混乱,管理工作没有任何进步。

  有些企业在开始信息化时充满了信心,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因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又不能接受对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改造。其结果不是中途停止,就是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显著,信息化最终成为一种形式或过场。

  企业法人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有些企业一开始,就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