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iaooli.mypm.net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导 航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
 
培训讲师大比拚

培训讲师大比拚

(实战派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培训名师--李恒老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理论派:

    我听了太多的大学老师和培训师的课,有的用一个字形容“闷”,有的用两个字形容“过瘾”。“闷”,是知识含量不高嘛?当然不是,是课堂的气氛不活跃,或老师根本就没想过去活跃气氛。企业人太浮躁的听不了,其实沉下心来听,对那些欠缺知识的朋友收获一定不小。此类老师的优点是课程体系完整;缺点是互动性差,甚至没有互动。而“过瘾”是说如果“理论派”的老师是学术介的大腕,那他们的课程听了往往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学员能听得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再大腕的学术权威,他的课也还有人睡觉,不是他的课不好,而是他正动不好,或者听众听不懂。

    典型代表: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蓝海林

二、成功学派:

    我也听了陈安之等的成功学课程,用三个字形容“标准化”。其培训课程中类似于“是吗?”“对不对?”“好不好?”等问题和“是”“对”“好”等回答全部都是标准化的,甚至其助理的笑容都是标准化的。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培训师应该学习的地方。至于“成功是一种习惯,跟成功的人在一起就会成功”的等论段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不敢苟同。不过这类课程对初入社会或者管理知识比较欠缺亦或人生没有方向而又极度渴望成功的人或者太浮躁的人还是很适用的。这类课程有市场是因为太多的人初入社会,太多的人没有什么管理知识,太多的人太浮躁太急于成功,太多的人没有人生方向。不过最后相信许多朋友也像我一样听了这样的课感觉很难受,因为太假。这类课程的可取之处是:讲师寻求人们内心深处的弱点去撼动。

    典型代表:陈安之。

三、实践派:

    这类讲师的工作经验、经历远远多于理论,讲课时基本只谈他是怎么做的,而缺乏逻辑的论证。对这类课程我的看法是多多借鉴他的经验,但千万不可照搬。他的这一套因为不见得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而不能形成公理或定理,所以不能放至四海而皆准。

    典型代表:很多从职业经理人转做培训师的培训师

四、实践+理论派、理论+实践派:

    听这类老师的课有镀金的感觉,因为这些老师要么先有了丰富的经验再去镀金,要么有很好的知识体系再去当经理人。这类老师的课好不好?当然好。实践+理论派的讲师,首先工作经验丰富,这些经验有时是相当宝贵的财富,对学员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缺点是在他镀金的时候因为有了经验,所以学习时是有分辨的,只学符合其逻辑的那部分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是经过过滤的,不像一张白纸时去学来得单纯和全面。所以总觉得缺点儿什么。理论+实践派的老师则不同,这是因为这类培训师首先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理论知识体系,再加上在企业锤炼多年,要理论有理论,要实践有实践。学员学习的收获很大。

    典型代表:余世维(缺点是课程没有互动)

五、理论+实践+互动派:

    这是我最推崇的流派。

    好的培训师首先要看他是否有好的文化素质和理论基础,因为这决定了培训师自身所处的层面,然后加上多年的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支撑,再进一步提炼丰富自已的理论,最终讲授出来指导实际工作,这才是培训师的正途。当然他要是风趣幽默,课堂互动好,能兼顾到每一个学员就更好了。

    典型代表:空缺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由此可见培训这个行当也是市场在说话,不管什么流派的,只要市场认可就是成功的,从这一点上看只要让学员认为有收获而且钱花得值的,就是好的培训,就是有一些批评也是无可非议的。进一步讲,如果没有批评,只有表扬和鼓励,那我们培训界怎么进步?大家都不要指望所有的学员都以为:老师有多不好,只要听了一句话就够了,因为这句话有可能影响我一辈子
  所以我认为批评不是少了,而是不够,我们培训界自我批评总比被我们培训过的学员批评要好。

 

 

相关链接:

独具特色的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大纲

培训师的第一素质:影响力

企业培训师,火在哪里?

友情链接:

礼仪培训师、形象设计师卢芳老师博客

送礼,上网来!,礼上网来--中国最大的礼品门户网站

管理培训名师李恒管理充电

管理培训名师李恒搜狐博客

李恒 发表于 2008/8/6 12:38: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