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han025.mypm.net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
智慧不假外求——《百家讲坛》“于丹心得”热播之我见 

最近《百家讲坛》非常热播,尤其是于丹的“心得”系列更是受到大众的追捧,系列书籍一时洛阳纸贵。

我是比较喜欢《百家讲坛》栏目的,平常很少机会看书,有空了听听别人的解读,省时省力,休息之余又能得到启发,何乐而不为?

春节前夕,与老婆购罢年货,坐下来打开电视,《百家讲坛》正播于丹的《论语心得》,看了一阵,心中实是难受,赶紧关机了事。

或许是性格使然,众人均说于丹很棒,但我看于丹的“心得”却看得心中别扭。缘何?其一,不喜欢于老师说教的口吻,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指点江山”、“激扬口水”,好像芸芸众生都需要她的点化似的;其二,对于老祖宗的学问,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来理解的。因此于丹代表的,只是她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对老庄论语都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老子庄子孔子尚在人世,对于我们的理解,是否觉得窝心呢?也许我们误会了他们的意思也未可知!

对于大众对于老师的尊崇和喜欢,我认为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人崇拜歌星影星明星,成年人迷信权威学者专家,一半是对自己不能达到的梦想的补偿,一半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体现。当我们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以孔子老子庄子的学问排忧解难,试问孔子老子庄子又以何人学问解惑呢?他们的智慧又从哪儿来?是否是突然拾到一本天书然后开窍?我认为他们的智慧也是透过观察思索而来,透过自己的体验而来。换句话说,智慧早就潜藏在心底,只是圣人领悟发现到了而已。

那么,这些圣人是否能够代替我们思考呢?如果我们遇到事情和难题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孔子怎么说,庄子怎么说,那么我们何时才能有自己的智慧呢?

窃以为,对待诸子百家我们老祖宗的学问,最好还是当作镜子工具钥匙,真正的智慧和真理,还须得我们自己思索困惑体验领悟。如果有一天你我心里已经不记得专家权威圣人的教诲,却能对于周遭的世界淡定从容举重若轻心情平静豁达了,那么才是孔子老子庄子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因为孔子老子庄子只是榜样,而不是标准,他们只是比我们先行一步而已,以学长视之即可,无须捧上神坛奉若神明顶礼膜拜。

传统文化的风行是好事,我们一直崇拜歌星影星电视明星,现在开始崇拜文化明星了,这是个好现象。同时也说明我们这一代人在内在修养方面的匮乏,论语老庄都需要别人替我们读,传统文化实在是需要普及。

但愿有一天,《百家讲坛》传统文化栏目再不红火,文化明星再不受人追捧,那我们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普及、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做到家、做到位了。

书要读,但不能死读,是“人读书”而不是“书读人”,重要的是透过书的启发,得到自己的智慧。

书是手指,自己的智慧才是月亮。

tianhan025 发表于 2009/3/16 19:2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