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当前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彭景云 …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24 20:45:0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虽然工程量清单计价允许企业自主报价,但现阶段很多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内部定额,依旧使用国家颁布的定额。而现行的国家定额其取费标准长期不变,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迫使主管部门不断进行定额调整,结果是系数套系数,计算方法复杂,计算不精确,给专业计价人员增加了困难。

  2.4 施工企业未能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报价体系

  由于习惯使用定额,施工企业不在研究市场价格方面下功夫,没有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工程成本,没有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机械、新的施工方法来降低投标报价,提高竞争能力,创造最佳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的施工企业在信息、管理、高科技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5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方式落后

  体现在人工、材料、机械价值、新工艺、新技术费用数据等资料精度不高,不及时也不全面。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没有信息,信息更新慢,就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判断。

  2.6 评标办法不利于合理低价中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改变招投标的模式,最适合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招投标模式是采用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价中标评标方法。目前还存在很多分歧。由于编制标底的单位和人员业务水平的差异以及其评标专家的专业、经验、职业道德等问题,如何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在市场作用下的良性竞争等方面有待创新和突破。

  3、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计价规范》实施中,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也有许多的单位和个人在积极地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归纳起来,以下的解决办法是可以在各层面上尝试的。

  3.1 完善与工程计价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应进一步完善《计价规范》的细节细目,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使得从最初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到招投标阶段,再到施工、竣工、交付使用及今后的保护维修都应做到有法可依。对各个阶段的细节都应做详尽的规定,确保工程过程中少有纠纷、矛盾,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3.2 行政主管应更新观念转变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主管部门的调控职能,建设专业工程造价信息网站。在典型企业设立造价信息跟踪点,收集工程造价基础资料,发布宏观造价经济指数、指标,指导施工企业按自身水平编制企业内部定额,加强工程造价的信息服务工作。

  3.3 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资质的管理

  在招投标方面,应该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资质的管理,加强预算队伍的素质管理,注重编制过程的监督。同时也应该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如何做好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工作,在理论界和造价行业中就这些问题加快探索的步伐,设计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便于操作的招投标办法。

  3.4 尽快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定额

  对施工企业,应发挥本企业的特色优势,尽快建立完善自己的企业内部定额,建立一个企业询价体系,这一体系要做到能够真实的反映市场行情,同时还可以做出短、中期的市场价格走向预测。此外,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引进新材料、新机械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本企业计价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之使企业适合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3.5 积极培训发展专业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

  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工程造价咨询业应在2005年取消限制,在该领域可以设立外商合资合作企业,也可以建立外资独立的咨询业,这将会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流向这些企业,对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构成潜在的危机。因而我们必须奋起直追,积极培育、扶持、发展自己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使之成为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 谭大璐。建筑工程估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 杜训。国际工程造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 任玉峰,董雨学,刘金昌。建设工程概预算与投标报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许程杰,周晓静。建筑工程估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 李立新,王连广。工程估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