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
作者:余蔚君 …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9-23 15:48:29

  1 前言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通常讲的施工阶段,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等建成实际工程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造价管理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内部在工程合同的价格控制内,依法得到合理利润而开展的管理活动,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特点,并提出了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

  2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特点

  一方面,不同施工企业有着各异的工程造价。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产品完成的实施主题,由于其自身建设规模的不同、施工技术的优劣以及施工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的制约,使每项工程相对不同企业而言,都具有各不同的报价特点,因此工程造价也相应的表现出与企业相一致的特点。

  另一方面,同一施工企业内部,牵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复杂。从横向来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是在预算、国家定额、材料配备、施工技术、财务成本等诸多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约束下完成的:从纵向来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是通过信息跟踪、招标投标、合同签订、组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逐步完成的。可见,在企业内部,工程造价的管理就形成了一个关系复杂的网络结构,为了更切实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另外,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有着差异性、动态性特点。由于用途不同,地质、气候、经济和社会条件等也不尽相同,因而工程结构、设备配置和装饰、装修具有差异性,从而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差异性。同时从项目立项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影响工程造价的不可控因素,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利率、汇率等都会发生变化,工程造价必随之变动。

  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问题

  3.1 基础工作薄弱,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复合标底评标法的“游戏规则”及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国家、地区及行业颁布的定额仍具有一定法定属性,准确的预算是报价决策的依据,但在预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影响了报价决策的准确性。

  有的报价人员没有深入、详细的踏勘现场,对于设计方案能否进行优化以节约成本心中无数: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不准:料源、料价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编制报价时不作对比分析而直接套用信息价,以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使得决策者心中无数。对施工技术规范了解不细致,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

  3.2 缺乏科学、完善的报价决策机制。

  国家报价管理规定:投标报价应当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并按照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编制。因此,依据企业定额进行投标报价是我国工程造价发展的趋势。但是,不少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定额体系,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出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实施的工程定额仍具有一定的法定属性,以及招标、评标办法的限制,在客观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依赖性和“惰性”: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定额是一项涉及专业面广、人员素质要求高、投入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很多企业有“畏难”心理,致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成为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最低价中标项目报价挟策仍然采用经验评估的办

  4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1 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

  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鼓励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控制包括:买价控制。通过市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