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特殊地段盾构掘进的沉降控制技
某工程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裂缝控
园林绿化专业技术难点的控制和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6-29 16:05:53

  2.2缺乏客观的测量标准

  对优势和劣势的判断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测量问题。然而,SWOT分析对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都缺乏明晰的测量标准。

  一方面讲,即使明确了优势和劣势,但是究竟哪一方面的因素起决定的作用?他们在构成竞争力的要素中占据的权重又如何判断,这都是一个无法判断的问题。比如在产品驱动的阶段,产品力无疑在竞争力组合中占据重要组成;当竞争进入渠道驱动阶段,产品力在竞争组合中又要如何定义 这就好比打仗,有枪炮还要有弹药,更要有会懂得使用的人,这三方面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但是在SWOT分析中无法明确量化这种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另外,从测量的角度看,对企业内外条件的测量往往表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优势和劣势的相对性和程度性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标准,这比泾渭分明的优劣区分对企业实际有着更加客观的把握。例如,优势是与企业自身历史、计划、竞争对手比较有优势,还是与顾客需求的情况比较有优势 在选择这种战略分析工具时我们如何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参照物的不确定也会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

  三、结论

  优势和劣势总是相对于要做的事而言的,不涉及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优势和劣势往往难以定义,机会与威胁也总是相对于优势与劣势而言的,而企业如果厘清了战略目标,优势与劣势和威胁与机会似乎又趋于明朗化。Lenz(1980)提出战略能力(strategic capability)的概念,描述了战略能力的三个维度,即创造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一般管理技术、生成及获得资源的能力。用可能妨碍实现战略目标的壁垒作为评价战略能力的标准,从而使战略能力的分析框架很大程度上规避了SWOT的内外和利害区分假定,如果阻挠战略执行的壁垒在未来具有重大意义,那么企业因此而形成的战略就具有动态含义。当然,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还要考虑战略规划者和实施者的认知。

  SWOT盘踞我们的大脑已久,去之如抽丝。如果沿用SWOT分析框架,那么依据其提出问题,仍可引发我们一定的战略思考。然而,如何更好的超脱SWOT的局限,代之一种内外整合、综合分析、动态学习的简明分析框架,有待战略学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