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信息化如何才能落地生根——谈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信息化 >> 正文
通信技术为建筑业信息化保驾护航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22 13:40:17
大陆的3G牌照,因此,国内已经商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属于2G/2.5G/2.75G.中国联通采用CDMA1X技术提供速率为15 3.6Kbps的无线接入服务,中国移动采用GPRS技术提供速率为115.2Kbps的无线接入服务。从目前的商用情况看,WLAN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建筑业日常工作的要求,而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

  三、宽带接入技术

  宽带接入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是为了与拨号上网等窄带接入方式进行区分而出现的名词,通常认为宽带接入的传输速率至少为200Kbps.目前主流的商用宽带接入技术有如下三种:非对称数据用户环路(ADSL)、小区宽带(FTTX+LAN)和有线通(Cablemodem)。由于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小规模的建筑设计所或工作室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方式接入互联网。

  ADSL是通过电话线接入互联网的一种技术,由于采用高效的编码机制,可以提供较高的通信带宽。目前商业 ADSL服务提供512Kbps、1Mbps和2Mbps等几种接入速率,2008年奥运会之前部分运营商还将开通4 Mbps的ADSL服务。FTTX+LAN技术在新建小区中广泛使用,电信运营商采用光纤接入到楼(FTTB)或小区 (FTTZ),再通过网线接入用户家,为整个小区或整栋楼提供10/100Mbps的带宽。Cablemodem是利用有线电视网实现用户宽带数据接入的一种技术,目前商用系统的入户带宽为1-2Mbps。

  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商用的宽带接入服务完全能够满足当前建筑业日常工作的需求。然而,随着三维设计软件和BIM系统的应用,建筑业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会有明显增加,这三种接入技术未来在建筑业的适用性尚不清楚。

  四、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1989年成为国际标准,目前已经形成多种技术标准。以太网采用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机制,最初用于局域网。然而,随着近几年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太网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延伸至广域网。几乎所有行业的局域网都采用以太网技术构建,建筑业也不例外。

  当前在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百兆以太网技术和千兆以太网技术,百兆以太网标准有100base-T、100B ase-TX、100Base-FX、100Base-T4和100Base-T2等,千兆以太网标准有1000Ba se-T、1000Base-SX、1000Base-LX和1000Base-CX等。这些以太网标准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光纤、非屏蔽双绞线等),因此具有不同的传输距离。目前还没有新的能与以太网抗衡的局域网技术被提出,因此,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内建筑业仍将广泛采用以太网技术。

  五、IP技术

  随着万维网(WWW)、电子邮件(E-mail)和即时消息(InstantMessage)等应用的广泛普及,TCP/IP协议簇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力的网络标准,几乎已经实现了EverythingoverIP.IP技术是TCP/IP协议簇的核心,实现网络的路由与寻址功能,是与下层物理网络无关的网络层协议,具有广泛的物理网络适应能力。

  目前广泛应用的标准是IPv4,在该标准中用一个32位的数字(称为IP地址)标识一台计算机。随着互联网规模以指数的趋势增长,IPv4的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相关国际组织于上世纪末提出了新的标准IPv6.新标准不仅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128位IP地址),还在安全和效率方面进行了改进。目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很多IPv6试验网,中国在IPv6的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建立了纯IPv6试验网CERNET2.虽然IPv6具备众多技术优势,但它与IPv4不兼容,因此,对于IPv6是否会取代IPv4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对于建筑业来说,目前应该基于IPv4建设网络,但应该为将来向IPv6过渡预留空间。

  计算机产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信息化,完成了"甩图板"这个历史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10~20年,层出不穷的通信新技术将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催化剂,通信技术将帮助建筑业实现"协同工作"这个新的历史任务,使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